【荼蘼时节,学以致用】记人文学院开展江苏省“2016居民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

发布者:高明发布时间:2016-09-13浏览次数:1031

小鲜肉们还没到校学习,学长学姐就从学校出发参加社会实践了。

  

2016813日至97日,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东南大学国情调查中心开展了“2016居民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社会调研。本次调研课题由人文学院社会学系龙书芹老师负责主持,人文学院各系共20位老师和博士生带队,社会学系、哲科系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担任督导,以及江苏省各地级市学生,共248人参加,覆盖了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248个社区,对近6400户家庭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

  

调研由人文学院哲科系樊和平教授和江苏文明办指导设计问卷。

问卷共分成两套,以江苏省居民道德发展状况为主题,分别针对6-17周岁和18-65周岁的江苏省居民。本次调查延续了2013年的主题,以江苏省居民道德发展状况为主题,着重调查了解江苏省居民的价值观、伦理感、道德态度、社会心态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

  

813日起,社会学系龙书芹、洪岩璧老师带领同学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实地调查筹备工作,组织人员招募和培训,协调各单位安排行程。

  

819日至26日,人文学院师生陆续赴江苏13所地市,开展实地调研,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访谈。在共青团江苏省委的安排下,调研得到了苏州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团委的支持,招募当地大学生担任调查员。经由文明办系统的协调支持,本次调查也得到了当地社区街道/乡镇以及村/居委会的积极配合,其工作人员协助联络居民接受问卷调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刚到调研地,大家一切都新奇,充满短途游学般的兴奋——

边看风景,边观察社会现象。

  

但真正开始调研是这样的——

调研需要深入居民区,找到符合条件的调研对象,一对一地发问卷,现场填答回收。

  

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坎坷。

白天,老师同学进入社区,入户进行问卷调查。但调研对象也去工作,出门上班,往往连敲几家门,都是扑空。而如果在晚上入户调研,一来担心安全问题,二来影响大家休息。只好一到傍晚,就把脚步飞起。最饿的时候,偏偏最忙。

  

  

好不容易一天忙完,为了提高问卷有效回收率,督导们当天核查问卷,以便及时回访补充。毕竟,这么大规模的调研,机会难得,总想在有限的时间里采集到充足的数据,发挥最大的研究价值。

  

高负荷运转的调研,对身心都是一次考验。

  

困,困苦。连日的奔波,老师同学渐渐体力不支。

练就了一身,只要有空闲,在哪都能睡着的本事。

  

疲倦带来病痛。

社会学系胡伟老师、多名同学表现出不同程度中暑、腹泻等症状,仍然坚持调研。

  

困,困惑。深入乡间,亲眼看到象牙塔以外众生百态的社会现象。

飞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的血肉相连与阵痛撕扯。

  

最后去往全省各地的调研队各有难处,迎来了凯旋。

  

社会学系聂春雷老师带队去了苏州,返程前一天晚上10点还没回到宾馆,返程当天一大早去了趟昆山补充访问才结束。

  

  

  

社会学系的张晶晶老师笑说:“在汽车站转场等车,有人议论我们,一队人大包小包,肯定是传销的。”

  

尽管一回来,她就撑不住进了医院。哲学系的刘作老师也未能幸免。调研队的老师们重聚急诊部。

  

  

831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人文学院师生圆满完成了“2016居民生活状况与心态社会调研的问卷调查环节。总计回收有效问卷6359份。

  

   91日至7日,人文学院2014级社会学系完成了问卷录入工作。

  

2016居民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社会调研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术实践机会。同学们通过实地调研,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研究中,加深了对学术理论的理解,锻炼了研究能力,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八月末,九月初,是“开到荼蘼花事了的时节,意味着过了这一段,收获的秋天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