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席”第三十三期:厦门大学人文院院长朱菁教授演讲:BDI模型的哲学基础

发布者:何熠发布时间:2017-11-06浏览次数:1328

2017年10月30日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老师作客“哲人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BDI模型的哲学基础”。讲座由哲学与科学系张学义老师主持,哲科系主任夏保华教授及部分青年教师出席了此次讲座。


BDI模型是当今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关于理性智能主体的认知与逻辑模型,朱教授希望通过这次报告厘清BDI模型背后的哲学基础。

在报告中,朱菁教授就人工智能的智能主体(rational agent)的BDI(Belief-Desire-Intention)模型的哲学基础进行了阐述和澄清。智能主体(agent)使用的BDI模型一般都是在Cohen和Levesque的正规模态逻辑的意图模型以及Rao和Georgeff的BDI计算数逻辑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侧重于形式描述信念(belief)、愿望(desire)和意图(intention),简称BDI,其本质上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主体(agent)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其中,信念、愿望概念作为行动哲学的核心概念,由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在《Actions,Reasons, Causes》一文中详细阐释,并认为意图可还原于以上两个概念,因此意图这一概念可被取消。但是,他的学生Michael E . Bratman 对这一观点予以反驳,其声称意图应有其独立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修改了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型认为在决策与行动之间应引入“意图”。以上想法得到了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的受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理论的支持,其认为决策过程耗费认知资源和时间,导致最优决策并非理性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各个决定之间并非毫无关联,而是应当嵌入在合理的计划中。实践理性体现为计划的合理性。意图是决策的产物,是构成计划的元素。意图一旦形成,则或多或少地具有稳定性:除非情境和目标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意图不会(不应当)轻易被改变或放弃。重启决策程序是有认知资源上的代价和成本的。在先的意图为随后的行动以及新形成的意图提供基点和指向,参与协调随后的行动和计划的制定。已形成的意图并非不可撤销或更改。BDI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意向的稳定性以及集体意向的形成。

此外,朱教授以BDI模型这一堪称跨越哲学、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天作之合为例,探究开展跨学科研究值得吸取的宝贵经验。


在现场互动环节中,朱菁教授同与会师生就人工智能以及知识论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地交流。大家通过这次讲座受益良多,我们期待朱老师下一次再来东南大学讲学。

(贾浩然 宋续杰 张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