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坊 第五十二期: 佛教中国化何以成功?

发布者:黄筱鑫发布时间:2014-04-15浏览次数:371

主  题:佛教中国化何以成功?
主讲人:李博洋 东南大学 哲学与科学系  中国哲学博士生
评论人:王富宜 东南大学 哲学与科学系 讲 师
        谭  舒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伦理学博士生
主持人:刘战雄 东南大学 哲学与科学系  科技哲学博士生
时  间: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18:30--21:00
地  点: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咖啡厅(文科楼A楼一楼东侧)
内容摘要: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扎下根来,之后发展为中国主流文化之一。佛教的中国化何以能够实现?从佛教无神的一面来看,它可以视为一种哲学思潮,所以佛教可以顺利同其他思想文化相融合;而从佛教多神的一面来看,它又近于偶像崇拜,因此佛教得以同其他多神宗教相安无事。同时佛教善于改变自己,而非墨守经典,这使得它在与其他文化交流时具有灵活性。汉朝至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尚未成为至高无上的律条,道教则处于形成阶段,佛教并无强劲的对手。因此可以说佛教在一个正确的时间来到了中国。佛教最早是作为一种神仙方术传入的,之后又传入了禅法和哲学思想,而这些都与当时的中国文化有近似之处,因此易于被人认同。佛教传入中国后,吸引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来信仰佛教,他们不论是在佛教的传播还是在理论创新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佛教更顺利地在中国扎下根来。当然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同中国固有文化产生了冲突。但在冲突中,佛教适时地改变了自己以适应本土文化,从而得以更加迅速地在中国传播和发展。
* 欢迎有意作为主讲人或评论人参与下学期研究作坊的师生们报名。
 
主办: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
协办:东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哲科系,社会学系
联系人:张学义 老师,何志宁 副教授 博士
邮 箱:zxynj0928@126.com(张学义),
       025-52090954(办公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