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13日,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举办的第二届东南大学实验哲学工作坊在榴园宾馆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实验哲学与自然主义”。
来自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东南,为此次工作坊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参会者还包含主办方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的老师和本硕博学生,校内外参会人数共计50余位。
会议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张学义老师主持,人文学院院长王珏教授出席并致辞。王院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和感谢,随后回顾了东南大学人文学科特别是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我院“哲学与科学系”的命名体现了我校一贯重视哲学与科学交叉融合的定位和传统,而实验哲学研究的开展正与这一传统定位呼应契合。最后王院长还表达了对实验哲学未来发展前景的期许,并希望举办实验哲学工作坊的传统能够在东南大学延续下去。
本次工作坊总体分为“会议报告”和“圆桌会议”两个阶段进行。其中会议报告分为“大会报告”、“主题报告”、“研究生专场”三个类型,会议首日分别由北京理工大学薛少华老师、上海海事大学周祥老师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飞翔老师担任主持,会议次日的主题报告由山西大学梅杰吉老师主持。
在“大会报告”中,华东师范大学的颜青山教授以“实验哲学的怀疑论背景”为题首先阐释了关于实验哲学的自然化争论,并提出自然化背景并不是实验哲学发生所必需的条件,然而这并不否定自然化为实验哲学提供了方法论氛围。颜教授认为怀疑论为实验哲学提供了一些逻辑辩护的表述,尽管实验哲学并非是彻底的怀疑论,但可将实验哲学置于怀疑论的背景中进行思想来源等方面的深入探讨。颜教授同时还从研究内容、目标以及学科独立性等几方面指出实验哲学并不拒斥传统的“扶手椅”哲学,且实验哲学所验证的哲学理论大多是基于哲学家们的思想实验而展开的。
厦门大学曹剑波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对比主义的理据及其诘难”,曹教授从三元知识对比关系入手,由归赋论证、捆绑论证、省略论证等论述了知识对比主义的理据来源、标识主义知识结构和对比主义知识结构的区别以及对比主义目前受到的诘难等,曹教授认为对比主义并没有超出语境主义,它是语境主义的一种。同时他提出探讨知识的结构对我们把握知识的本质,解答怀疑主义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王晓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自然界没有奇迹吗?——自然主义与奇迹的兼容论”,他通过界定“奇迹”的概念和自然主义的类型,论证自然主义和奇迹是可以兼容的,对五种可能的反驳进行了回应,并援引奥古斯丁的话提出,“征兆并非与自然相悖,而只与我们于自然的知识相悖”,因而即使自然界中的确存在奇迹,也不会动摇自然主义的基本立场。
“专题报告”中,北京理工大学薛少华老师报告的题目是“在视频游戏中如何进行哲学实验”,他的论点是哲学工作者可以掌握视频游戏这种实验工具,设计所需的哲学实验,理由在于视频游戏天然具有虚拟和模拟两种特性,不仅可以呈现反事实世界与条件,还可通过数字模拟环境对思想实验进行直接呈现,改变实验被试的角色体验,将其由以往的观察式的第三人称视角改换为体验式的第一人称视角。
上海海事大学周祥老师报告的题目是“知识评判的多维分析及其对实验知识论的启示”,他通过探究知识归赋,发现命题知识隐含了知识本质的三个维度,指明知识的等级性问题可以为实验哲学研究提供崭新的课题,如在实验中充分考虑知识归赋者因素的影响,实验设计前清晰界定关键概念,增加知识归赋研究的相关工具作为实验方法等。
东南大学张学义老师和研究生张璇报告的题目是“道德判断中的'颜值'与'情绪'”,实验采用三因素混合设计,通过内隐的道德判断范式分析了“颜值”即面孔吸引力及观察者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及性别、反应时等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道德推测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面孔刻板效应,即相比面孔吸引力低者,认为吸引力高者更可能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
西安交通大学白惠仁老师报告的题目是“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他通过援引Joshua Greene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道德判断的研究成果,试图表明单向度的“让人工智能更趋近于人”的思路并不能满足人工智能系统做出更好道德决策的要求,建议在接受机器决策的某些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人类决策的特点以形成人机协调的道德决策机制。
中山大学伍素博士报告的题目是“知与行的分离——一个实验哲学的分析”,他们借助用知识论语境主义中的经典案例,设计了问卷调查,讨论了实验中的风险因素对知识标准是否产生影响等问题,初步结论表明在一般人的认知里,知识标准和行动标准存在差异。
在次日的专题报告中,山西大学梅剑华老师以题为“问道于盲抑或求道于常——就实验哲学方法论答孙骞谦君”的报告展示了实验哲学中不同学者对于实验哲学方法的表述,旨在讨论实验哲学中有关检测大众直觉的方法论等话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计海庆老师报告的题目是“人类增强伦理与伦理自然主义批判”,他探讨了人类增强伦理中超人类主义与生物保守主义这两种相互对峙的观点,并指出哈贝马斯和福山的批判观点仍然存在的问题。
浙江大学郭喨博士报告的题目是“性别、意向性与道德判断——一个实验哲学报告”,他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性别和意向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及特点,其发现包括男性和女性的“道德感”不尽相同。
研究生专场中,东南大学隋婷婷博士首先在题为“功利主义在无人驾驶设计中的道德算法困境——实验哲学的伦理解构”的报告中,汇报了东南大学张学义老师的实验哲学团队就无人驾驶伦理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和算法争议所做的道德判断实验,及由此延伸出的对现有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伦理算法缺陷的思考以及对第三种算法的假设。
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山博士在“道德判断在原则上能被科学实验吗?”中从“实验证据负载待检验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影响实验结果”等方面对对实验哲学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李晓哲博士在“同罪论证:实验伦理学回应‘是/应当’问题挑战的新进路”中提出面对“是/应当”问题对实验伦理学的挑战,同罪论证的角度或许是回应这一问题的有效进路。
复旦大学王晓乐博士在题为“命题何以表征世界”的报告中讨论了自然化命题与命题原初主义的理论缺陷,并提出了命题—事态镜像关系的理论设想。
中国科技大学刘燊博士在“情绪具身性的实验哲学分析——一项基于脑电的超扫描研究”中报告了采用脑电超扫描技术对情绪具身性问题的研究,根据分组情绪刺激实验的结果,他指出情侣比朋友的脑电耦合度更高,也即具有的情绪具身性更高。
最后,东南大学赵志辉博士在“共情伦理的具身化进路及其自然主义边界”的报告中,由共情伦理的现象学进路以及共情伦理具身化的自然主义边界入手,探讨了共情伦理具身化的三重进阶形态。
最后阶段的“圆桌会议”将工作坊推向高潮,其议题为“中国实验哲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略”。会议上,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教授从学科建制角度评估了实验哲学的发展现状,提出实验哲学目前的任务是对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好工作,对外做好国际交流,增加自身竞争力。随后曹剑波老师、颜青山老师和梅剑华老师各自提出了实验哲学未来可能需要关注的几个方向,如实验哲学与中国哲学问题的结合、实验哲学团队在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现有实验哲学著作的引进和翻译等。在接下来的会议中,王晓阳老师、刘玲老师、周祥老师、李飞翔老师、郭喨博士、伍素博士以及刘燊博士等分别就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实验哲学研究方法、研究方向、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人才培养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并对实验哲学当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未来发展的战略两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圆桌会议形成的建议和对策包括跨学科合作、问题导向、对实验哲学的态度应开放、包容等。
圆桌会议结束后,由朱菁教授致闭幕词,他在发言中再次展望了实验哲学的未来,并进一步指出我国实验哲学在质量、论题和方法上呈现出稳固发展的态势,这与国际上的实验哲学的现状相呼应,然而仅仅追随和模仿国外相关研究的问题、方法是不够的,还应塑造我们自己的实验哲学“新模式”,扩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强与我国哲学学术共同体的互动,引起关注,体现价值。
经过两天热烈、密集的思想交锋和碰撞,第二届实验哲学工作坊圆满落幕。与首届工作坊相比,此次会议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增多、实验方法也更加新颖、多样、有效。本次会议为认清我国实验哲学的定位与方向,推进学术交流,推动国内实验哲学的发展搭建了有益的平台。
(隋婷婷 沈培 王晓雪 孙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