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学系2019年海外学者系列讲座第二讲在九龙湖校区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系主任、应用伦理学中心研究员、《中外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张颖博士。张颖教授一直致力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近期主要作品包括《生命伦理学中的人权与自由:佛教哲学探究》,《脆弱性,同情心和伦理责任:佛教徒对疾病与健康现象的看法》,《在道德上的共同利益:对墨子道德的重构》。本次学术活动包括对话和讲座两个部分,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学系程国斌老师主持,来自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社会学系、医学人文学系的多名老师参与交流,相关专业硕士生与博士生近20人到场旁听。
17日下午,张颖教授在人文学院咖啡座与同学和老师展开了学术对话,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探讨如何在当代世界中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以及如何有效地与西方哲学、现代科学展开对话。张老师首先讲述了她具有戏剧性的丰富研究经历,早期研究方向是“否定神学”,因为教学的需要,张老师开始以龙树的“中观”思想为主要理论根基,研究方向将佛学与生命伦理学相结合,将中西方文化贯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框架。在对话过程中,张颖教授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庞俊来、黄婷、王富宜、乙楠楠、陈楚倩等老师就中西方哲学是否具有统一性,如何进行东西方哲学对话,以及如何将佛教哲学与现代生命伦理研究相结合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7日晚,张颖教授带来了以“神经基因学、神经幸福(感)学与美好生活:一个佛教哲学的透视”为主题的讲座。随着人们对于神经科学的关注,心智与意识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与此同时,神经基因学与哲学,心理学与伦理学的交汇开创了后设伦理的道德心理学全新的视野。讲座就幸福论一题,论述当代佛学心识学与脑神经科学的对话与整合。在讨论环节,张颖教授与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的王富宜老师,社会学系的李林艳教授和赵浩老师就佛教心识学的基本概念、佛学的出世与入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张颖教授本硕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美国莱斯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天普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任教,长期致力于东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思路开阔,研究领域十分广泛。这两次学术活动热烈而深刻,老师们就“中西比较哲学、神经哲学、佛教哲学”等议题发表了富有启发性的学术观点,对相关主题的进一步研究意义重大。张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真正意义上践行了对话与学习的精神。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将在未来与张颖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应用伦理学中心开展更加多元且丰富的交流与合作。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程国斌、乙楠楠、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