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江南文脉分论坛•道德发展智库国际论坛:“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

发布者:张睿驰发布时间:2019-10-30浏览次数:837


 2019年10月27日,“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作为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的主要分论坛之一,由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组委会主办,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郭广银,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金松出席会议,来自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韩国等国知名大学的国际学者、中国伦理学界的七位知名学者及国内各大高校的知名学者、在宁高校师生一百五十多人参与会议。会议设置了“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成果发布会、国际论坛嘉宾对话、国际论坛圆桌会议等多个环节。


在“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成果发布会上,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郭广银教授,东南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樊和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分别致辞。郭广银书记高度概括了东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和学科布局,充分肯定了东大文科和伦理学学科的建设成果。樊和平教授从伦理型文化的战略高度,深刻剖析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问题并作出战略展望,囊括了十二大板块:战略理念、战略气派、战略期待、伦理-道德一体战略、伦理优先战略、精神战略、保卫伦理战略、集团伦理战略、新信息方式下的伦理世界建构战略、集体伦理记忆战略、国情道德调查与研究战略、发展的伦理评估战略。万俊人教授代表中国伦理学界高度肯定了东大伦理学的共同体精神和团队成果,并提出立足东南、贡献中国、走向世界的美好寄语。

在国际论坛的嘉宾对话环节,香港中文大学黄勇教授探讨了古代儒家对当代美德伦理的贡献问题,涉及到德性论对康德主义的批判、美德的定义等。莫斯科大学的Alexander Chumakov教授就哲学的时代定位问题展开发言,面对核技术危机、克隆技术、全球化等时代性问题,哲学是否还具有绝对价值,哲学如何更好的对人类生活发生作用。中山大学李萍教授对东大伦理学团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三重革命性意义——开放精神、面向世界和人类、研究方法革命。韩国交通大学洪容熹教授对中国传统伦理和韩国现代社会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认为孔子的金规则和仁爱思想在当今生活中仍然具有正面意义,但是同时也存在裙带关系主义等问题。澳门大学王庆节教授重新解读了共同体的三个概念及其哲学意义,分别是观念论的界定式共同体、契约论共同体和生命交合共生共同体。伦敦国王学院的Oliver  Davies教授就现代的“新启蒙”问题展开讨论,聚焦于三个方面的主题:人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人是社会性动物、意识和身体关联紧密。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对新时代的身份伦理进行剖析,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和高科技的发展,人应该思考如何重新锚定自己的身份,比如人与机器(人工智能)的关系、人类之间的爱等,并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展望。维也纳大学Hans Bemhard Schmid教授对“伦理道德”这一话语进行历史回溯和中西比较,对西方伦理学的后果主义、义务论和德性论几大流派进行了梳理对比,针对伦理学面临的困境提出存在主义的主张。两场对话分别由东南大学郭广银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姚新中教授主持,由浙江师范大学李建华教授和莫斯科国立大学Tatiana L.Shestova教授作精彩点评。



在上午的深度剖析和热烈探讨的基础上,下午又进行了三场国际论坛圆桌会议,三个分论坛分为上下半场,每个半场六名学者轮流发言与点评,讨论热烈、深入,带来诸多的有益启发。论题涉及全球化时代的伦理热点、跨文化对话、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伦理思想的中西比较等国际化问题,也关注伦理与道德的异同、德福问题、信任问题、认同问题、伦理学的情感范式、伦理学研究方法转型等学科前沿问题,同时目光还聚焦于乡村伦理、法伦理、伦理教育等应用伦理学领域。

这是一场跨国界、立足伦理学学科又超越伦理学学科范围的对话,具有思想的深度、内容的广度和战略的高度,是在总结东大伦理学团队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战略规划和远景展望,进一步增强了东大伦理这一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学术热忱,是一次充满友爱、激荡思想的学术盛筵。


撰文:李凯 校稿:赵浩

摄影:南京英特罗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