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新中国70年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轨迹与文化规律”智库论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本论坛是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月系列活动的“重头戏”,由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组委会主办,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论坛邀请了中国哲学伦理学界七位学者一起探讨新中国70年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轨迹和文化规律。论坛吸引了百余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在宁师生前来聆听学习。
学者们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发言。首先是对论题和研究方式的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姚新中教授对“伦理道德”、“发展”、“文化轨迹和文化规律”等主题词进行了深度解析。他认为,对于伦理道德的认知是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的,而伦理道德当下面临的是伦理问题的普遍化和道德问题的个性化两大难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伦理关系日趋复杂,德性的重要性序列在发生变化,其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丰富和扩展。我们不仅需要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去理解伦理道德的演进,而且我们国内学界还需要重视发展实验伦理学。姚新中教授总结文化轨迹与文化规律后得出结论:伦理道德的发展轨迹是不可逆的,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进行学术研究。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希望通过文化的方式研究伦理学,他认为这样的研究方式有利于解开知识边界不明晰和生活世界边界太过明晰这两大当代伦理学困惑。从文化的方式研究伦理学,可以重新审视伦理道德,认知传统文化。通过对基本伦理道德理论形态的梳理,选择有足够解释力的理论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我们既要研究中国自身的文化,也要以世界的眼光来审视中国文化。
其次是对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轨迹与文化规律进行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复旦大学邓安庆教授从文化哲学的意义上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思想解放历程,在总结已故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在八十年代为伦理学学科恢复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思想解放导致了知识论体系的开放,各种西方哲学思想涌入中国。这些新思想的涌入使我们真正按照国际通行的伦理学概念、话语和逻辑来思考问题。我们通过这样的思考将伦理学本身定位为实践哲学和规范性学科,认识到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是自由,这种普遍规范的引入使伦理学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使人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分析了现代道德的作用空间与界限,虽然现代道德的外延在扩大,但其自身的作用空间缩小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已经“退场”,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在与法制相融合之后重新“进场”。道德的这种“进场”方式,有可能消解个体对道德的追求,从而虚化道德,未来伦理学的研究也可以围绕道德应以何种方式“进场”来进行。
学者们也研究了伦理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对中国当前德育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认为德育主要存在脱离具体内容谈教育、德育课程中缺乏中国伦理道德的参与、德育根基并不稳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定义文化,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伦理道德。经过分析论证,冯建军老师得出结论:伦理学就是德育最好的根基,应当将其融入到德育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浙江师范大学李建华教授将伦理学基本原理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结合,对中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分析。今年的道德模范候选人较之于往年有男女比例失衡、少数民族明显增多、党员比例有所提高等特点。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存在示范效应不够、社会成员对候选人认知模糊、宣传途径过于单一等问题。李建华教授希望通过这样的伦理道德实践研究找到问题所在并尝试寻求解决途径。
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用精神哲学的方法解读人类道德的发展,他以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家国关系和对待传统的态度作为三大坐标,从形而上学、道德和伦理三个层面用中国话语将其表达为义利关系、理欲关系和公私关系。这三种关系构成了精神发展的维度,而在现实中则表现为财富和权利这两大伦理存在的关系。樊和平教授通过对这四种维度的历史辩证分析,指出当前人们需要面对的是伦理存在的危机,我们需要新的文化战略来应对这样的危机。
主题发言结束后,现场进行了热烈的自由讨论。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此次论坛由中山大学李萍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澳门大学王庆节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黄勇教授做精彩点评。
撰文:王一帆 校稿:赵浩
摄影:南京英特罗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