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育美|鉴赏课程:中国的石窟艺术

发布者:刘文成发布时间:2021-05-17浏览次数:550

512日晚18:30,秉文书院润心育美系列鉴赏课邀请艺术学院姚瑶老师讲述中国石窟艺术。姚瑶老师是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艺术理论系副主任,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从事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东方美术史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级社科项目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讲座开始,老师首先介绍石窟,石窟是石窟寺的简称,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中国的石窟,始于3世纪,兴盛在5-8世纪(北魏到中唐),最晚在16世纪,中原北方地区是中国石窟遗迹的主要集中地。石窟功能主要有三类:作为礼拜对象的洞窑、禅行的小型禅窟、作为僧人生活起居的僧房窟。中国石窟寺遗迹在明清地方志和游记中常有记载。但是在20世纪初,外国人调查了一些石窟并进行掠夺和破坏,比如有美国人对龙门石窟中的雕像进行肢解和凿毁。

随后老师具体介绍了中国三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以及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甘肃敦煌)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悬崖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经历数个时代。以精美的壁画、彩塑和丰富的文献经典而举世闻名。敦煌莫高窟第205窟,整体写实程度十分高。开凿于初、盛唐时期,菩萨像的肌肉纹理十分清晰。经变画是壁画里非常独具特色的一种,始于唐代,以佛经为题材,是对佛经的讲解和补充。比如第220窟南壁西方净土变相图,刻画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场景。经变相图的作用是对于僧侣、普通民众的教导,将佛教的经文变的通俗易懂。洛阳龙门石窟(河南洛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水两岸,古名伊阙,始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龙门石窟是中国各个石窟中碑刻题记最多的石窟,其中奉先寺大庐舍那造像龛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大的一龛造像,比较接近真实人体。大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位于武州山南麓、武州山的北岸,主要洞窑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开凿始末经过太武帝灭佛、文成帝复兴佛法。文武帝将法果的思想作为主要支撑复兴佛法,即“皇帝为当今如来”思想,意思是皇帝就是在世的佛。

讲座结束同学们收获颇丰,本次润心育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